“中国大洋协会成立35周年成就展暨‘海洋十年’中国行动展”揭牌仪式及“长三角深海科技新兴产业联盟发起成立暨论坛”在沪举行

2025-06-13

6月7日,由中国大洋协会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主办,上海长兴海洋实验室、海底科学与划界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装备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具体承办的“中国大洋协会成立35周年成就展暨联合国‘海洋十年’中国行动展”揭牌仪式以及“长三角深海科技新兴产业联盟发起成立暨论坛”在上海海昌海洋公园隆重举行。来自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单位的代表齐聚一堂,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翁震平、上海交通大学海装基地联合党支部书记蒋如宏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展览与论坛活动旨在回顾我国大洋事业发展历程,展示中国参与联合国“海洋十年”倡议的积极行动,推动长三角区域在深海科技与新兴产业领域协同创新,助力建设科技强国、海洋强国。

中国大洋协会理事长张占海全面回顾了中国大洋协会自1990年成立以来,积极组织和参与国家重大深海资源勘探工程,推动“蛟龙号”、“奋斗者号”等重大装备研制,参与全球海洋事务,逐步实现由“近海探测”迈向“深海深潜”的跨越。展览通过实物模型、图文资料和多媒体互动,系统呈现了我国大洋事业发展的历程与成果,也集中展示了中国在“海洋十年”背景下的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项目。展览中特别展示了上海交通大学“开拓二号”、“思源号”等深海装备,彰显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科研担当。

在随后举行的“长三角深海科技新兴产业联盟发起成立仪式暨论坛”上,联盟宣布正式成立,依托上海长兴海洋实验室,联合长三角地区多家科研机构、高水平高校与骨干企业,共同打造“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

翁震平在联盟发起成立仪式暨论坛上致辞。他指出,海洋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空间,深海则是未来科技的前沿领域。交大将依托长兴海洋实验室,持续推进深海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化转化,努力在深海探测、智能装备、极限制造等方向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论坛环节围绕“智链深海、沪动未来”主题展开交流。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船舶集团、自然资源部、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与长三角地区相关领域龙头企业深入研讨深海科技的发展趋势、关键瓶颈与合作路径。

当前,我国正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推动形成以科技创新引领的深海发展新格局。作为中国大洋协会深海开发技术分会主任委员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将继续汇聚多学科交叉优势,整合海洋科技创新资源,构建面向国家战略的重大科技平台。

未来,将进一步发挥长兴海洋实验室在海洋科技领域的集成创新作用,深化与长三角地区相关单位的交流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端落地转化,服务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国家深海战略实施做出更大贡献。